文旅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怀

患者再三出现新发脑梗,警惕这种自身免疫病! 实时焦点

患者再三出现新发脑梗,警惕这种自身免疫病!

脑梗原因不普通,临床线索来寻踪


(相关资料图)

撰文 | 徐伟

初次起病,但证据不足

时间回到2022年1月20日,患者最初因“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20天,加重半天”入院,颅脑MR提示:多发脑梗死(左侧小脑、双侧枕叶、左侧背侧丘脑、双侧额叶);脑软化灶(左侧顶枕叶)并皮质层状坏死。

同时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下降:30×109,D-二聚体升高:7.59,且部分免疫指标异常:抗心磷脂抗体:IgA ↑:39.41(正常:0-20);抗β2-糖蛋白1 IgGAM ↑:40.49(正常:0-20)。

由于患者为71岁老年男性,随后便予以脑梗死标准内科治疗,患者于9天后症状好转出院,当时因血小板偏低暂未抗板。

症状再现,新并发症同时出现

好景不长,该患者一个月后因“头晕1周”再次入院。颅脑MR提示新发脑梗:多发脑梗死(左侧小脑、双侧枕叶、胼胝体压部左侧及右侧额顶叶)。

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持续下降:18×109;D-二聚体升高:8.13。此时复查相关免疫学指标发现持续异常:抗心磷脂抗体:IgA ↑:35.13;抗β2-糖蛋白1 IgGAM ↑:31.79;狼疮抗凝物(-);血沉正常。且下肢血管超声发现:左小腿胫后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诊断,诊断性治疗有效

患者再次脑梗,伴血小板持续下降,高凝状态,免疫学指标持续异常同前,那么患者最终诊断到底是什么呢?系统性血管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血管炎一般合并血沉增快,而患者血沉正常,同时也不符合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二者也不会合并抗磷脂抗体谱异常。鉴于患者已经多次多发性脑梗死、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抗磷脂抗体谱持续异常,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后考虑结缔组织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性大。

最终,除予以脑梗标准内科治疗外,还予以诊断性治疗:500mg甲强龙激素冲击治疗;输注血小板。并于28天后出院:继续泼尼松20mg po+调脂,但由于患者持续凝血功能异常,故出院后未行抗板/抗凝。

随后2022.3.25患者至外院风免科继续治疗:甲强龙20mg,qd;胰岛素20mg,qd4天;环孢素25mg,bid;达那唑升血小板;阿司匹林 25mg qd抗板等。

患者再次于2023.2.28复查,已未见新发脑梗。其他检查显示:血小板下降好转:214×109;D-二聚体正常:0.27;抗心磷脂抗体:正常;抗β2-糖蛋白1 IgGAM ↑:66.51。维持既往方案,调整泼尼松4mg,qd;阿司匹林 25mg qd抗板。

最终确诊,脑梗元凶锁定

可是三月后,患者因双眼视物模糊月余,加重5日再次就诊。神经系统查体(阳性):双眼视力仅保留光感,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颅脑MR可见新发梗死灶:多发脑梗死(左侧额顶颞叶、双侧枕叶、左侧小脑);脱髓鞘(双侧、多发);软化灶(双枕叶);脑萎缩;MRA:左侧大脑后动脉主干远端及分支闭塞。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降低:69×109;D-二聚体正常;抗心磷脂抗体:正常;抗β2-糖蛋白1 IgGAM ↑:78.67;狼疮抗凝物(-);ANA/RA/血沉未见明显异常。余检查化验未见异常。

图1. 3次新发脑梗死住院颅脑MR(图源作者提供)

图2. 患者每次发病血小板计数与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图源作者提供)

最后综合病史,且此次患者抗磷脂抗体谱持续超过12周异常(抗β2-糖蛋白1 IgGAM ↑),至少2次及以上阳性。故最终诊断为:血栓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最后疾病诊断的面纱已经揭开,那么对该患者接下来该如何治疗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