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发展显示产业要维护优质、高效的全球合作机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显示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摆脱‘少屏’之痛,成长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长板领域。”8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2023中国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激动地表示,随着智能汽车显示、元宇宙显示、可折叠可延伸终端层出不穷,显示已深入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显示产业已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欧阳钟灿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当前,我国显示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在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进步,进入全球显示产业第一阵营。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的产值逾4900亿元,全球占比36%,继续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显示面板产值超3600亿元,全球占比48%;显示面板出货面积1.6亿平方米,全球市场占比68.6%,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从技术路线看,我国已成为显示产业技术种类最全、技术创新最活跃、下游应用最丰富的国家之一。TFT-LCD领域已具备国际领先优势,AMOLED量产能力逐步增强,电子纸、量子点、Mini/Micro 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等多种显示技术加快壮大。

从创新能力看,我国企业在超薄、柔性、透明显示、4K/8K超高清显示等领域进步明显,陆续推出多款全球首发产品,显示面板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达到35%,位居全球第一。

尽管近两年来,全球显示产业受需求疲软和周期性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欧阳钟灿对市场未来的走势保持乐观。“显示产业同许多其他产业一样会经历周期性变化,但市场需求的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供给也会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变化有效控制,恢复是必然的。”欧阳钟灿在专访中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然而,经济恢复和产业发展都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2023年,全球显示产业依然面临市场低位运行、需求持续不振等挑战。

对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于不同的显示技术,要坚持不同的创新路线。在TFT-LCD显示领域,应利用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优势,提升产品性能、拓宽应用领域,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在AMOLED柔性显示领域,要不断提升产品良率、推动应用创新,并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而对于MLED、量子点电致发光等新兴技术领域,则需进一步提升量产技术,推动产业化进程。同时,要促进显示产业和互联网数字经济相结合,使其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产业发展的桥梁。

二是要坚持开放发展。欧阳钟灿指出,当前,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要从全球范围内优化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营造良性、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优质、高效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显示产业将继续在教育、医疗、安防、工控、公共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逐步渗透。推动显示新应用、新场景、新模式层出不穷,并促进元宇宙、虚拟现实、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深入融入到社会其他产业生态中。”欧阳钟灿说。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