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FIB)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的一种糖蛋白类的凝血因子。
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当血管壁出现损伤时,纤维蛋白原在丝氨酸蛋白酶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随后通过聚集和结合其他血细胞形成不溶性血凝块,起到阻塞血管的作用,防止过度出血。
正常情况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在2~4 g/L,半衰期为3~5 d;
(资料图)
当水平低于2 g·L-1即可诊断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当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至1.5 g·L-1时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进行治疗;
当水平低于1 g·L-1可能引起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肺部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临床中,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如肝功能受损、创伤后严重失血等。
警惕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近年来,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需要引起注意。
已知的引起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药物有替加环素、丙戊酸钠、蛇毒血凝酶、垂体后叶素和别嘌醇等。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是一种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基相互作用引起蛋白质合成抑制,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呕吐、腹痛、腹泻及血液学的改变。其中致凝血功能异常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降低引起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临床发病率在15%~60%。
年龄、治疗疗程、基线FIB值等均是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替加环素用药的第7日纤维蛋白原缓慢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另外,替加环素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次是肾脏,因此对于严重肝炎或肾衰竭的患者,应减少给药剂量,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丙戊酸
丙戊酸是戊酸的衍生物,为治疗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局灶性癫痫发作的一线抗癫痫药物。丙戊酸主要由肝脏代谢,少量经过肾脏排泄,半衰期在4~17 h,在儿童体内半衰期则较短,24~48 h达到稳定状态,其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在23%~57%,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给药剂量和血清浓度等。
主要机制包括:1)丙戊酸为短链脂肪酸,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代谢,肉毒碱是其进入肝细胞线粒体的必需转体,长期、大量应用丙戊酸可引起肉毒碱消耗,减少β氧化和三磷酸腺苷产生,其毒性代谢产物可通过消耗乙酰辅酶A等诱发肝细胞脂质变性,使Fib降低;2)丙戊酸钠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增加Fib消耗;3)丙戊酸钠诱导的内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导致纤溶酶形成及纤溶活性增加,从而降低Fib水平。
蛇毒血凝酶
蛇毒血凝酶是一种止血药,止血效果显著,耐受性好,多用于术后止血以及呼吸道与消化道等出血的治疗,且血凝酶在手术切口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止血药物依他磺酸钠和维生素K等。
由于蛇毒血凝酶的止血过程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发挥作用,如果长期广泛使用该药物,纤维蛋白原将被持续消耗,若消耗速度大于合成速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则会降低,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患者在接触血凝酶超过7d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下降,停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则逐渐恢复至正常。
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咯血,有研究报道使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但是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小,纤维蛋白原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别嘌醇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临床上用于降低尿酸治疗痛风,别嘌醇可暂时影响肝脏的纤维素合成功能,导致纤维蛋白原生成的暂时性减少。
早期识别是关键
药物导致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早期识别并停用可疑药物来改善。临床上,药物引起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一般认为是可逆的。研究表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纤维蛋白原水平可在3~8 d内回升至正常水平。
若病情继续进展,可适当补充纤维蛋白原替代物,包括新鲜冰冻血浆、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和冷沉淀等。
参考资料:
1.董燕,史亚丽,苏彤,贾天明,徐瑞娟,梅道启,崔甲昱,杜开先,金亮,张晓莉.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37(05):480-485.
2.郑昕昕,王静,朱怀军,王敏.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危险因素和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2,20(06):1366-1372.
编辑 | 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