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真的是忽悠吗?”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表观点:“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其认为最终就是一个高级的辅助驾驶。”
这一段话引起了行业比较深的反思或者是共鸣,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之间能不能划等号?对此,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行业内人士等发表了看法。
【资料图】
自动驾驶会实现 只是早晚问题
佑驾创新MINIEYE创始人及CEO刘国清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在乘用车的前装主力需求应该还是会框在L2到L3的范畴里边,包括现在越来越多车型装配的高速NOA,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应该会快速迭代。此后相信像L2.9的产品,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应用。
“但2025年之前,我觉得L3以上的功能还需要再看一看,可能未必会有那么快。但未来,我作为一个既是创业者,也是技术发烧友,我认为未来完全的自动驾驶或者L4肯定会实现的,只是早晚的问题。”他说。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也表示,他是非常乐观地认为,无人驾驶这件事情一定会实现,这件事情一定不是忽悠。
在他看来,要中性地看“忽悠”这个词,初创公司都要融资,都给投资人说过我们的梦想。谈梦想的时候,相信没人不会说无人驾驶这个事,“我们都在去兜售我们的梦想,既然自动驾驶是个创新的事情,大家都有梦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去兜售我们的梦想,只是说怎么去发力,实现什么样的场景。”
中科创达副总裁、畅行智驾CEO屠科呼吁整行业应该更多地使用“智能驾驶”而不是”无人驾驶”。
那么自动驾驶是不是忽悠?屠科说,情绪化的发言就容易遭到情绪化的解读,无人驾驶或者智能驾驶,比如L2、L2+,在很多数据上都已经证明了能大量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这些数据都是有官方支撑的。“所以你对着这个数据说它还是在忽悠,那很显然是不合理的。”他说。
“无人驾驶是忽悠”在说谁?谁被忽悠了?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听到那句话第一反应是他在说谁?像我们这么多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说过马上就无人驾驶了。后来就想到国外有一位“马一龙”同学,每年都说年底就会L5了,我在想是不是在说他。
为什么那么有情绪?在吴甘沙看来,如果乘用车实现无人驾驶的话,对整个乘用车的销量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一辆乘用车95%的时间是停在那里不动的,一旦实现无人驾驶,意味着大家都不需要买车了。
吴甘沙也指出,开放环境当中的无人驾驶需要很长的时间,大概20年。“20年什么概念呢?就是生生把我们从一家刚开始的创业公司,做成了今天BAT的样子,所以这20年是很漫长的。”他说。
纵目科技创始人、CEO唐锐探讨了到底是谁被忽悠了这件事:
第一个角色是消费者。他认为消费者从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受益的,不管是无人驾驶也好,高级辅助驾驶也好,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安全的系统,越来越智慧的系统,越来越快地渗透到这个行业里面来。“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消费者没有被忽悠,消费者从此受益了。”
另外两个角色是车企和资本。Waymo那时候的估值被炒到1750亿美元,车厂那个时候也很焦虑,也被忽悠了,因为担心的是将来是不是就沦为滴滴或者变成Uber这些出行公司的代工厂了,很多车厂确确实实加大了在智能驾驶全栈自研方面的投入,其实都是在那个时间点卷进来的。
唐锐认为,在这过程当中,要去思考的是给消费者创造价值。“所以我是觉得忽悠归忽悠,根本没有必要执着去谈忽悠不忽悠,谁被忽悠了,谁没有被忽悠。我觉得别去纠结这个,咱们就去创造价值。”
真正的挑战是创造价值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一定要围绕着用户价值去打造,这点非常重要。
于骞认为,想一步一步通向完全无人驾驶,要把现在的高阶辅助驾驶做好,这是围绕用户价值在做的。“包括先把基础的L2、L2+,包括高速、泊车,城市的用户体验做好,让真正的消费者得到实惠,他真的愿意为这个体验去买单,让这个体验成为车里的标配,而不是一个选配,这是现阶段用户价值感最大的一方面。”他说。
后摩智能创始人兼CEO吴强谈到,智能驾驶从L2+慢慢往L3、L4走的过程中,真正的挑战是怎么创造价值。
“只要说L2+能给客户创造价值,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客户感受不到价值,只要有价值,有人愿意付费,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